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

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645号提案的答复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13日
  • 编辑:金融办管理员
  • 来源:

农业界别委员:

  您提出的《关于推动辽参成为期货品种的建议》提案收悉,经与多部门会商,现答复如下:

  辽宁省作为海参的主产区,具有生态资源优势,种源保护、养殖技术突出,以生长周期长、肉质韧性好、品质上乘等特点享誉全国等核心优势,产业规模占全国40%以上,是辽宁省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参特色产业,印发《省政府领导牵头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工作方案》,由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推进海参产业,已取得明显成效。

  一、主要工作情况

  (一)高位部署,制定海参产业工作方案

  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由分管领导负责的工作专班,组建了海参技术体系创新团队,推动海参产业发展。依托技术体系,深入开展调研,摸清产业底数,形成《辽宁省海参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(2025-2027年)》(征求意见稿),提出7项重点任务22项主要举措,从种质保护、苗种繁育、养殖生产、精深加工、科研攻关、品牌建设、质量安全管理和金融保险支持等方面,全链条推进海参产业发展。

  (二)因地制宜,优化海参产业布局

  根据海参养殖方案、养殖区域特点,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生产模式养殖区域,打造三大类高标准优势产业区。一是底播养殖优势区。以长海、金普新区、庄河、旅顺口、绥中为重点,主要发展底播养殖,打造绿色生态养殖区,建设高端精品养殖基地。二是池塘养殖优势区。以凌海、庄河、普兰店、瓦房店、兴城为重点,主要发展以海参为主,混养对虾、海蜇等品种的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式,建设优质高产海参养殖基地。三是网箱养殖优势区。以瓦房店、普兰店、庄河、绥中为重点,规范发展网箱养殖,开展高效生态养殖,建设全省集约化高效海参养殖基地。

  (三)创新引领,强化关键技术科研攻关

  不断强化产学研合作,创新发展海参产业。支持大连海洋大学组建海参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针对海参养殖过程中的营养需求,建立了海参抛丸饲料加工工艺,开发以提高海参体壁胶原蛋白含量为目标的功能配合饲料,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后,将有助于提高池塘和网箱养殖单产水平。同时,支持大连工业大学体系团队联合重点骨干企业,共同研发出海参即食和休闲新产品2种、副产物“砂嘴”深加工新产品1种。

  (四)金融助力,提供金融服务支撑

  一是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做好金融产品开发和宣传。更新发布“三农”金融产品清单,收录小额信用贷、随借随还的循环贷、无还本续贷、针对涉农细分行业领域的专属融资方案等适合“三农”主体的137款信贷产品,以及农业保险、意外险等170款保险产品,在辽宁金融监管局管官方网站、省保险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,支持农业企业运用各类融资工具发展壮大。二是做好金融供需对接。开展“普惠金融推进月”活动,支持金融机构走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农户,深入了解融资需求。举办银企对接活动,促进农业经营主体与银行对接。推动保险机构创新产品,开发商业性海参养殖气温指数保险、商业性网箱养殖海参损失保险等保险产品,支持辽宁海参产业发展。

  二、海参期货上市存在的难点

  前期,大连商品交易所对海参市场进行调研,并表示海参期货上市存在一些难点。主要是:一是海参市场虽整体规模较大,但细分品种较多,单品类规模尚显不足。二是海参期货上市需要制定行业统一的质量标准,目前暂无统一的质量标准。

  三、下一步工作

  下一步,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将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、大连商品交易所等部门积极推动海参期货品种上市。一是印发《辽宁省海参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(2025-2027年)》,指导各地组织实施,推进健康标准化养殖,提高海参产量,提升标准化程度,待质量标准成熟后,推进海参期货品种上市。二是持续加强品牌管理和宣传,依托海参协会,不断完善溯源系统,扩大辽参原产地授权认证范围,进一步规范辽参地理标准证明商标使用。筹备开展亚太水产品展会,组织海参企业参加布展,提高辽参知名度、影响力、市场占有率和价值。

  联 系 人:刘禹麟

  联系电话:13940127711

  省地方金融管理局 

  2025年6月13日